孩子们的暑期到底能不能玩
来源:兰州奥数网 2011-08-19 17:04:09
暑假是孩子的黄金期:不用披星戴月,起早贪黑地上学、下学、上课外班了……每当暑期临近,教育部门也总要发布个文件,希望孩子过一个丰富多彩、有意义的假期,并严禁学校开办各种名目的学习班。但也有家长认为,暑期正是补课的好机会,特别是第二年面临中考和高考的学生,这个假期绝不能浪费!
放假了,孩子们到底能不能玩——
不会玩就不会学习
暑假可比寒假的时间长多了,有的学生激动坏了,一个学年的紧张学习好不容易过去了,该好好地释放一下,而这种释放的最好方式除了玩还能有什么呢?
我也是学生家长,我的观点很鲜明:玩是学生假期的第一要务,也就是说暑期玩的时间一定要多于学习的时间,每天完成暑假作业就足够了。
有心理专家说过,不会玩就不会学习。玩是孩子的天性,“玩”之所以成为联合国《儿童权利公约》中一项重要规定,是因为“玩”是儿童认识环境、探索世界的最自然、最主要的方式,“玩”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。实践证明,儿童时期“玩”得开心的孩子往往易于形成开朗的性格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探索、大胆创新的精神,这些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有些家长嘴上说,暑期不要荒废,得让孩子把功课补上,实际上大家都摆脱不了玩的诱惑。环视四周,借走亲戚之机到外地旅游一番的大有人在;几个家长组一个团带着孩子玩一趟的不在少数;学校或课外班组织种种夏令营的也不胜枚举。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赋予玩的新内容,多少年来,“玩”一直是暑期的主线。去年的暑期旅游就很火爆,业内人士直截了当地说,每到暑期不但国内许多地方成了黄金期,就是国外游的热度也大幅升温,去年暑期时旅欧机票的价格就涨了30%。
既然也玩了,时间也花了,家长就该索性让孩子玩个痛快,别再唠叨着学习学习,搞得玩也没心情。在玩的过程中,家长只需提醒孩子记记日记,说说感受就足够了,“功夫在诗外”嘛!奉劝那些还琢磨着给孩子报班的家长们赶紧发发慈悲吧,您恨铁不成钢的急迫心情我理解,但欲速则不达。孩子若心里总跟揣着小兔子似的,怎么能学得进去呢?
差距别在暑期拉大
学生放暑假了没错,但别忘了自己的身份,学生当然就是要以学为主,人的一生很短暂,学习的时间更短,抓紧时间读读书,做做题天经地义。过去的读书人哪里有放假一说,我们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,苏秦、孙敬成为每个学子的榜样。古人十年寒窗苦读,还常常名落孙山,就更别说给自己放个寒暑假,好好玩一玩了。
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,童第周在厕所里借光看书。他们懂得玩的乐趣,知道享受的甜美,但他们更知道时间的宝贵。没有人强迫他们必须学习,他们却是那样的自觉,我想这是他们多年来养成的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,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,小时候如果养成爱读书、爱学习、爱思考的习惯将终身受益,反之,如果养成了玩起来没够,玩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的毛病,将贻害无穷。
每年新学期开学,学生收心都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,有的学生甚至患上了“暑假综合征”,出现了不能准时起床、心理焦躁、厌学的状态。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假期玩得太多了。在游乐场、在旅游景点、在游戏厅会看到不少孩子,但大家没有看到吗?在阅览室,在书店也到处都是苦读的学子。有的学生把一个暑假都献给了图书馆,你能说他过得没有意义吗?等到开学之后,我们就会发现同是一个班的学生,差距咋突然大了呢?
眼下都说,我的暑期我做主,好了,考验你把握能力、控制能力的时候到了,是把暑期浪费还是把它当成进步的阶梯?许多事实证明,一名学生的成功往往就是因为度过了一个高效的暑期。